您的ELISA實驗是否也曾無故‘罷工’?明明操作規范、樣本珍貴,最終讀數卻慘不忍睹。當實驗結果出現異常時,除了操作和樣本問題,試劑盒本身的穩定性往往是大家容易忽略卻又至關重要的環節。本文將為您深度剖析導致ELISA試劑盒性能下降乃至‘罷工’的四大核心原因,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,助您從源頭保障數據質量。
	一、試劑因素
1、批件差異:不同生產批次的試劑盒存在性能上的微小差異,更換批號可能導致前后數據無法直接比較,影響長期項目的結論。
解決方案:針對長期項目,預估用量,一次性采購同一批號的產品;如需更換批號,請務必用新舊批次對同一樣本進行平行測試,確保結果一致后再切換。
2、存儲與使用:不當的儲存和使用會加速活性成分降解,導致試劑提前失效。
解決方案:
分門別類存溫度: 嚴格遵循說明書,區分未開封(通常2-8℃或-20℃)和已開封組分的儲存條件。
分裝一次性用凍融: 對需要凍存的試劑(特別是標準品),首次復溶后立即小劑量分裝,每次只取一份,嚴禁對母液反復凍融。
一試劑一槍頭防污染: 吸取不同試劑時,務必更換槍頭,防止交叉污染。
	二、樣本污染
	樣本污染分為內源性干擾和外源性干擾,下面通過表格來分別的概述:
	
	
		
			
				| 
					干擾類型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來源/舉例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主要后果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核心對策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內源性干擾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異嗜性抗體(HAMA)、類風濕因子(RF)、補體等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假陽性(非特異性橋聯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使用含干擾阻斷劑的稀釋液或高質量試劑盒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| 
					 
						外源性干擾
					 
					
						 
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溶血(紅細胞破裂) 
					 
					
						 
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背景高、假陰性
					 
					
						 
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溫柔采血,及時分離血清/血漿 
					 
					
						 
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細菌污染(儲存不當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假陰性(蛋白被降解) 
					 
					
						 
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無菌操作,低溫保存,避免使用污染樣本
					 
					
						 
 
					 
				 | 
			
			
				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反復凍融(處理不當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假陰性(蛋白變性失活) 
					 
				 | 
				
					 
						首次獲取后立即小劑量分裝再凍存 
					 
				 | 
			
		
	
	三、操作失誤
ELISA是對細節要求極高的實驗技術,任何對SOP(標準操作程序)的微小偏離,都可能導致實驗結果的巨大偏差。
1、加樣誤差:交叉污染、體積不準。務必勤換槍頭,定期校準移液器。
2、溫育失控:溫度、時間不達標。使用校準過的孵育箱和專用計時器,嚴格遵守說明書。
3、洗滌不徹底:殘留未結合物或洗脫目標物。注滿、浸泡、溫柔拍干——確保洗滌徹底且不過度。
	四、環境因素
1、溫度: 溫度過低或不均,會導致反應慢、OD值偏低及“邊緣效應”。所有試劑室溫平衡30分鐘;使用恒溫孵育箱進行孵育。
2、光照:TMB底物對光敏感,光照會使其提前氧化,導致背景OD值飆升。底物儲存、配制和顯色過程全程嚴格避光(可用鋁箔紙覆蓋)。
3、化學污染: 臺面殘留的消毒劑(如漂白水)、疊氮鈉等會抑制酶活性,導致信號弱或無信號。 保持操作區潔凈,避免使用含疊氮鈉的試劑,使用無污染耗材。
4、揮發: 孵育時液體揮發,會使邊緣孔濃度改變,產生“邊緣效應”,導致重復性差。 每次孵育都必須使用高質量的封板膜密封嚴實。
綜上所述,從試劑、樣本、環境到操作細節,都可能成為影響ELISA實驗結果的關鍵變量。掌握這些常見的失效原因及其對策,將幫助您在實驗中建立起一套系統性的風險防范意識,從源頭規避潛在問題,顯著提高實驗的成功率與數據的可靠性。